如何構建企業的人才矩陣
【課程編號】:NX45407
如何構建企業的人才矩陣
【課件下載】:點擊下載課程綱要Word版
【所屬類別】:人力資源規劃培訓
【培訓課時】:2天
【課程關鍵字】:人才培養培訓
我要預訂
咨詢電話:027-5111 9925 , 027-5111 9926手機:18971071887郵箱:Service@mingketang.com
【課程背景】
后疫情時代,企業面臨錯綜復雜的國內外格局變幻和環境挑戰,組織能在競爭中基業長青,究其根本是人才供應生態的競爭,其最核心的話題就是人才質與量的持續發展,即:打造一支“招之即來,來之能戰”的企業人才隊伍。
企業在面對人才隊伍建設問題時,往往會遇到如下的挑戰:
業務管理者只愿做事,不知道如何有效撬動團隊人員完成業務指標,仍愿意自己單打獨斗,靠自己去完成團隊業績;
不愿帶人,更不會培養人,總覺得手下的人不好用,離自己的要求有差距,內部無人可培養
人才斷檔嚴重,核心關鍵崗位沒有后備和人員儲備,不知道從何下手;
面對團隊的人員問題,尚未掌握科學的方法來解決當下的困境,如:缺人、人的能力不夠、工作推不動、激勵資源不夠等;
張子斌老師《人才培養及梯隊建設》的課程,將為我們系統的解析“人才培養和梯隊建設的邏輯、方向、方法和工具”用真實的案例來提煉每個關鍵環節的核心點,既能讓大家感受到學有所用,又能通過項目咨詢經驗總結出的”踩過的坑“,讓大家少走彎路。
解決企業在實操中,通過人才培養及梯隊建設,打造企業的“人才供應鏈”,實現組織能力提升,業績增長的目標。
【課程收益】
掌握人才培養的理論和工具,如卓越團隊人才培養三步法,高潛人才的七二一賦能法等
掌握人才梯隊建設PDM模型(Positioning~識別定位;Design~發展設計;Motivation~激勵賦能)
掌握企業人才標準的三個維度:高績效、高能力、高意愿
掌握企業人才識別三個方法:企業戰略識別法、人才盤點識別法、人才稀缺識別法
獲得工具包如下:卓越團隊人才培養三步法,高潛人才的七二一賦能法,人才梯隊建設的PDM模型,人才標準的三高維度,人才識別的三個方法等
【課程特色】
需求診斷:課前充分溝通,確定培訓的需求定位和要求,并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方案
定制課程:結合需求對象的工作場景,設計到培訓的過程中
模擬演練: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,用方法和工具,指導進行現場演練
工具落地:方法和工具全程使用,既有理論,還有實踐,案例豐富,工作實操性強
【課程對象】
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,人力資源從業人員等
【課程大綱】
一、如何認知和理解企業的人才管理與發展
1、企業人才方面四大困境
想要的人,無處可尋
急用人時,無人可用
真的能人,無法留下
無用的人,無法分手
2、企業人才方面四大魔咒
空降兵帶來的怨聲載道
高薪所帶來的寄生夢魘
末位淘汰建立山頭鴻溝
無能領導招更無能的人
3、企業人才方面的理想狀態
隨時有人可用--人才蓄水池
到處都是能人--人才賦能圈
激發內在動機--人才激活棒
4、 如何構建企業的人才矩陣
二、如何通過人才培養賦能組織能力的提升
1、卓越團隊人才培養三步法
(1)體系化培訓
學習地圖:團隊人才培育的指引
共創作業:以某職位為例,完成基于其發展路徑的學習地圖繪制
(2)個性化輔導
即時輔導、在崗帶教、導師制、內訓師體系:團隊人才能力可持續提升的核心手段
a.課堂練習:如何完成某下屬的輔導,使其認識到問題并推動改進
b.帶教與導師機制如何設立與評估其效果
c.助力人力部門完善內訓師/訓練師體系,推動經驗組織化、傳承化
(3)實戰性訓練
確立崗位實戰的路徑、計劃、資源、方案
共創作業:依照“定-對-達”邏輯設計一個職位族培養方案
2、高潛人才的七二一賦能法
(1)70%成果轉化?高潛人才有效新知轉化方法
針對工作問題解決的方法
針對工作經驗地圖的使用
(2)20%教練指導?高潛人才有效新知理解方法
單一教練輔導
團隊教練實施
(3)10%知識學習?高潛人才有效新知拓展方法
次第新知內容設計
互動式學習設計
終身式學習引導
3、個人成長IDP的創新和應用
工具練習:IDP規劃與輔導指引
小組討論:如何設計管培生培養體系?
三、如何通過人才梯隊建設打造人才供應鏈
1、 Position—識別定位----如何精準選拔高潛人才
(1)企業人才標準的三個維度
高績效:擁有高于他人的業績表現
高能力:擁有高度勝任崗位的能力
高意愿:擁有高度持續成長的意愿
(2)識別核心人才的三個方法
企業戰略識別法
人才盤點識別法
人才稀缺識別法
(3)人才測評技術的有效應用
個人人才測評
360人才評價
2、 Design—發展設計----如何設計職業發展通道
(1)職業發展通道的設計
縱向雙通道設計
橫向通道
(2)員工職業生涯的規劃
職業目標設定
制定發展計劃
階段性回顧
(3)繼任計劃與干部管理
繼任者地圖
繼任者分類管理
繼任者成熟度評估
繼任者的晉升發展
干部的選拔評價
干部的培養任用
3、 Motivation—激勵賦能----如何激勵賦能員工驅動
(1)員工內在的驅動要素
激勵的底層邏輯
員工敬業度管理
員工幸福感管理
(2)全生命周期激勵體系
縱向激勵:長期+中期+短期+即時
a.長期激勵,企業文化讓員工活出生命的意義
目標:激活生命意義的思考,讓組織合作與個人合作相聯系
方法:找出生命的燈塔!
b.中期激勵,設計成長路徑!
目標:設立成長里程碑,不斷挑戰自我終身成長!
方法:成長階梯設計
c.短期激勵,定義行為價值!
目標:為員工每一個行為定價賦值!
方法:薪酬+績效的例外設計
d.即時激勵,氛圍營造!
目標:打造友好敬業的職場環境!
方法:送出友好環境三張卡:禮品卡、節日卡、獎勵卡
橫向激勵:物質+精神&員工敬業+幸福感
立體激勵模型:縱向+橫向
張老師
張子斌老師
—戰略人力資源與組織人效提升專家
曾任:中化集團(世界500強央企)某化工行業投資項目 人力資源負責人
曾任:華潤集團(世界500強央企)旗下華潤雪花啤酒(消費品) 人力資源項目負責人
曾任:美的集團(世界500強、中國制造業30強)控股新能源賽道A股上市公司 人力資源總監
曾任:荷蘭皇家帝斯曼集團(全球化工10強、全球醫藥100強)亞洲投資最大的醫藥工程項目 人力資源負責人
曾任:MIE能源控股公司(中國民營能源領域10強、石油化工20強) 港股上市(HK1555)公司 人力資源負責人
曾任:力鴻集團 (民企高科技檢測賽道10強,煤炭檢測全國第一,港股唯一檢測公司)港股上市公司HK1586 人力資源總經理
曾任:全經聯(中國TOP1新經濟產業平臺:18條產業賽道,6000家創新企業) 商學院副院長
北大企業家研修班、清華EMBA總裁研修班特聘講師
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HR協會負責人
北京大學國際MBA,比利時Vlerick商學院(歐洲商學院排名前20)工商管理碩士
【個人簡介】
張子斌老師先后工作過世界500強央企、民企,港股上市公司,外資企業,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,行業涉及制造業、能源(石油、化工、煤炭、電力)、新能源(光伏、風電、儲能)、醫藥、消費品、檢驗檢測、新材料、商業航天等方面。操盤過兩家民營企業從區域公司到全國布局,到上市以及出海國際化和業務多元化的戰略及人力資源全過程。
張子斌老師擁有20多年的企業人力資源體系設計與操盤、組織發展變革、人效提升的實戰和培訓、咨詢經驗(其中15年企業人力資源一號位,6年專職商業講師/咨詢顧問;兼職商業講師10年+),累計培訓人員30000+、提供輔導及咨詢服務企業100+。
【實戰經驗】
1、戰略人力資源管理體系設計及落地實施---MIE能源控股連續兩個三年戰略的頂層設計和操盤,人員規模從500人到6000人,收入從10億到近百億。
張子斌老師在2007-2014年擔任MIE能源控股人力負責人期間,連續兩次組織、設計、實施了公司三年戰略,尤其在人力資源戰略方面,提出了通過SOT戰略人力資源管理(戰略-組織-人才)的系統化人力資源體系建設,保證了公司從一家東北的區域公司到總部搬遷北京,公司上市和出海國際化布局、并購拓展以及業務多元化發展的全過程。
期間主導了美世咨詢與MIE能源控股的項目合作,開創了民營能源企業與國際咨詢公司合作的先河,并主導了ERP系統的落地實施,為企業戰略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落地,提供了有效的保障。任職期內,公司的人員規模實現了從500人到6000人,收入從10億到近百億的跨越式成長。
2、人效升級的典范(精益人效項目的頂層設計及實操落地)/出海人力資源體系化建設---力鴻集團三年戰略及人效升級項目。企業從500人到3000人(出海業務實操落地-海外市場從10人-1000人的巨變),實現了3年營收3倍增長的行業壯舉,人效方面的職工薪酬率指標由45%下降到37%
張子斌老師2015-2020年,在擔任力鴻集團戰略顧問和人力資源總經理期間,主導了公司戰略及人效提升的全過程。一是公司上市后結合資本優勢,提出海外并購戰略,從單一的煤炭檢測業務向石油化工檢測多元化業務拓展,集合資本、人力、技術等方面賦能海外業務,三年實現海外業務趕超國內業務,完成戰略布局;二是提出“2+X”的多元化戰略,利用“平臺+合伙人”的模式,突破業務發展瓶頸,實現新領域增長。通過三年戰略及人效提升的模式創新,企業進入了國內行業TOP10,并且港股唯一
3、企業的組織變革及人效提升---美的集團收購A股上市公司合康新能后,進行的組織變革項目,取消四級以下架構 36 個,人員優化20%,工商業儲能研發團隊的引進高端人才30人,研發效能提升40%,人均收入提升50%,為公司轉型新能源賽道起到決定作用。
張子斌老師2020-2021年,擔任美的集團并購上市公司合康新能后的組織變革項目負責人(HRD職位),操盤合康新能被美的并購后的組織及人效提升工作,包括組織架構完善、人員優化、戰略性人才獵取以及各單位年度目標確定,責任制簽訂及考核方案確定,以及事業群戰略承接和分解。按照“3-8 原則”將公司管理架構進行優化,減少管理層級,取消四級以下架構 36 個,人員優化20%。根據綠色能源戰略,組織實施行業人才地圖建設工作,包括對標公司選擇,對標人才類型選擇并根據行業聚集效應,提出相關人才的引進方式和合作方式等,尤其工商業儲能研發團隊的引進高端人才30人,研發效能提升40%,人均收入提升30%,為公司轉型新能源賽道起到決定作用。
4、人力資源數字化轉型---某央企集團數字化轉型項目中,張子斌老師帶隊承擔人力資源數字化轉型部分。項目落地后,集團人力資源管理標準化覆蓋率從60%提升至95%,事務性工作耗時減少50%;人才招聘周期縮短35%,關鍵崗位到崗率提升至90%。人均營收較轉型前增長12%,人工成本利潤率提升8%。
數字化平臺建設與數據治理:主導搭建集團統一的人力資源數字化管理平臺(SaaS+自主研發),覆蓋組織架構、薪酬績效、招聘培訓等9大模塊,實現全集團6萬名員工信息線上化,數據準確率提升至98%,流程審批效率提升60%。
組織效能優化:基于平臺數據分析,重構集團四級以下冗余架構,合并職能重疊部門18個,精簡編制15%,優化管理成本超5000萬元/年;同步建立“人效儀表盤”,實時監控人均產值、人工成本投入產出比等核心指標。
人才發展體系數字化:針對新能源、高端制造等戰略賽道,設計數字化人才畫像系統,完成關鍵崗位的能力建模,精準匹配內外部人才庫;通過AI面試、在線測評等技術引入高端技術人才85人,核心研發團隊碩士以上學歷占比從35%提升至52%。
績效考核智能化:推行OKR與KPI融合的數字化考核體系,實現目標分解、過程追蹤、結果評估全流程在線化,考核周期縮短40%;聯動薪酬模塊建立“績效-激勵”自動核算機制,激勵兌現效率提升70%。
我要預訂
咨詢電話:027-5111 9925 , 027-5111 9926手機:18971071887郵箱:Service@mingketang.com
企業管理培訓分類導航
企業培訓公開課日歷
2025年
2024年